摩根士丹利:全球经济大变局下的中国抉择,危机还是重生? | 报告精选
2022-04-06- 报告 · 研报 · 论文-

本期推送精选摩根士丹利证券2021年11月的研究报告《2022年经济与行业展望——大变局下的中国抉择》中的核心观点。
本文只呈现了该报告的部分关键点,完整报告可通过高礼智库(搜索框输入报告题目关键词即可)下载。
摘要
随着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因素出现逆转,之前被暂时掩盖的长期结构性问题将重新浮出水面。当全球经济再次站在十字路口,我们需要思考,是延续之前的刺激方式来延缓危机的爆发但最终走向更严重的危机,还是探寻全新且充满未知的出路而创造涅槃重生的机会。
2022年是中国经济面对挑战的一年,应当从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出发,在“跨周期调节”的新框架下,去思考和探讨2022年中国经济的问题。房住不炒下的保障房建设,国家安全战略下的制造业振兴、双碳时代中的绿色发展,都可以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选择。
报告概括了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2022年所处的阶段,指明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,分析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,提出了创新的解决之法。报告估计中国GDP增速在2022年将加速至5.5%。
要点
现在正处在什么阶段?
2022全球将由疫情冲击和大规模刺激政策中退出,并伴随经济不确定性上升;且长期结构性问题中的老龄化叠加劳动力供给短缺、债务不可持续与供应链安全问题重回视野。经济将回归正常化,但仍有非正常因素:在后疫情的缓慢全球化下,民粹主义将大行其道;结构性滞涨或成常态,停滞压力远高于通胀风险。
长期结构性问题重回视野
报告推测,2022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挑战:出口和消费表现可能较平庸,基建投资稳增长作用减弱,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较大,内需层面投资空间不大。在此情况下,大力推动制造业投资、以双循环下的“内外雁行模式”发展制造业是中国的新选择。
长期结构性问题重回视野
2022年,经济增长的主线将是疫情改善导致的补偿式消费以及制造业投资。出口将以温和的节奏逐步回落。地产投资将有所下降但总体稳定,其中保障性住房投资能形成一定拉力。年内PPI将逐步回落,而CPI温和回升。
破局之法
要寻求破局,需要在新一轮自动化革命下深化全球再工业化,利用好中国在劳动力、前期积攒的资本上的比较优势,加大研发支出并引领产业优化升级;需要以绿色投资带动新增长,开展绿色革命,布局碳中和投资;需要大力推动制造业投资。
报告目录
(一)现在正处在什么阶段?
1.站在十字路口的全球经济,危机还是重生?
2.大变局下的中国抉择
(二)长期结构性问题重回视野
3.经济正常化过程中的非正常因素
4.老龄化加剧,劳动力供需不平衡
5.债务悬崖日渐临近
6.新周期下的缓慢全球化与产业链变迁
7.民粹主义在缓慢全球化下大行其道
8.结构性滞胀或成常态
(三)疫情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
9.经济增长的主线是什么?
10.出口韧性还能维持多久?
11.消费会对经济复苏形成拉力吗?
12.基建投资会低于预期吗?
13.房地产投资进入下滑通道了吗?
14.保障性住房能对投资形成多大拉力?
15.中国存在滞胀风险吗?
16.宏观政策如何进行“跨周期调节”?
(四)破局之法
17.在新一轮自动化革命下深化全球再工业化
18.从绿色复苏到绿色革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