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大高礼金融科技辅修双学位实验班2025年招生选拔通知
2025-03-27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来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: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是学校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和光荣责任。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、全方位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是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、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,坚持强化梯队、优中选优、内外平衡、稳步推进,牢固树立“大人才观”,实行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,为服务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人大力量。
高礼研究院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锚定"独树一帜、勇闯新路"发展定位,以"大人才观"构建金融科技育人新范式。项目秉持"科技为翼、金融为核、交叉赋能"培养理念,依托人大"双一流"学科优势,面向数字经济主战场,通过"金融+科技"双学位融通培养体系,着力锻造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、精通金融规律与数字技术的复合型领军人才。
2025年高礼研究院金融科技双学位实验班项目招生即将开始,欢迎人大各院系“成绩优异、学有余力、全面发展”的本科学生以辅修第二学位(经济学或工学)/第二专业(金融学)的方式修读“金融科技”本科课程。
一、项目背景
高礼研究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,一直致力于培养“创新科技+人文社科”复合型人才,以"多元融合重构知识边界、价值创造驱动实践创新"为育人内核,秉承“多元融合、价值创造、实践应用”的办学理念,通过系列公益性课程以及学位、非学位等多元创新教学项目,培养具有“伟大格局观、社会责任感、创业家精神和极致执行力”的时代杰出青年。2014年,高礼研究院以人大优势学科为支撑,在全国率先推出金融科技方向学位项目“高礼金融科技本科辅修双学位项目”。该项目团结商学院、信息学院、法学院、财政金融学院、经济学院和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等诸多优势学科院系的核心资源,共同推进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。
二、项目特色
作为中国首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,本项目以"全球视野筑基,学科交叉赋能"为核心理念,历经11年迭代升级,已培育千余名兼具数字思维与人文底蕴的交叉复合型青年人才。项目依托"1+1>2"的跨学科培养体系,构建起融通金融+科技的育人生态,助力学子成长为驾驭金融科技变革浪潮中的复合型青年人才。
(一)培养方案完备,教学经验丰富。成立11年来,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跨学科背景学生培养经验和实习实践资源,搭建了完善的教学实验室等配套服务平台,为专业方向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(二)师资团队优质,贯彻导师培养。实验班师资均来自名校名企,培养期间实行全过程导师制:根据不同培养阶段配备英才导师、学术导师、国际导师、企业导师等,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导师指导。为学生搭建与业界领袖、专家直接沟通的桥梁,形成贯穿学业规划、科研训练、产业实践、国际拓展的全周期成长护航体系。
(三)多维实践体系,赋能职业发展。首创“认知迭代-场景实战-创新加速”深度融合的培养范式,通过「金融科技前沿」大师课系列、「行业领袖会客厅」对话企业高层,构建认知升级网络;依托金融创新实验室(配备万得终端、轻量化投资模拟平台)及校企联创项目池;搭建创投企业实习生直通车与创业创新学分银行。高礼高座系列年均开展60+场产学活动,覆盖90%以上学生,实现理论学习向产业价值的精准转化。
(四)全球培养网络,塑造国际竞争力。构建"3+X"国际培养路径:暑期学术强化项目、学期交换计划、跨国企业实习等三维通道,配套国际学术论文工坊、全球治理人才计划等专项支持。
(五)校友生态赋能,终身发展护航。依托高礼研究院校友网络,汇聚1000+遍布全球顶尖学府与海内外知名企业的校友资源。通过校友导师计划、高礼英才私享会、海外人才内推平台,构建"在校培养-职业发展-终身学习"的沉浸式成长生态,近三年毕业生头部金融机构入职起薪水平持续领跑同类项目。
三、培养流程与模式
(一)培养流程
(二)课程设置
学科基础 |
经济学课程 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、金融学、计量经济学、统计学、会计学、政治经济学、公司财务等; 工学课程 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与算法、数据科学导论、计算机系统基础、数据库系统概论、人工智能专业课等; |
专业必修 |
金融科技概论、Python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、数据管理与分析、互联网文本分析、金融大数据分析、商业技能等; |
专业选修 |
金融学实务、金融模型分析、区块链与数字货币、保险科技等; |
实践课程 |
金融模拟大赛、企业参访、朋辈分享、行业交流等 |
此处仅举例部分课程,具体修读要求详见培养方案
(三)师资力量
本项目构建了"学术+产业"双导师体系,汇聚了来自国内顶尖学府和行业领军机构的精英师资团队。学术导师阵营覆盖人工智能、交叉科学、信息科学、经济金融等前沿领域,由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、交叉科学研究院、信息学院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学科带头人领衔,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、计算机所及北京邮电大学等著名大学科研院所教授,形成跨学科、跨院校的复合型学术指导网络。企业导师团队则来自微软加速器、中国银行、京东科技等世界500强企业及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,形成覆盖"科技巨头-国际投行-国有大行-创新独角兽"的战略纵深网络。由数字化转型专家、金融科技创新负责人、产融结合实践先锋组成,其中既包含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者,也涵盖金融科技独角企业操盘手,更囊括国际资本市场资深分析师,共同构建覆盖"技术研发-商业应用-产业赋能"全链条的实战指导体系。
这种"学术前沿探索+产业实践创新"的双轮驱动培养模式,通过学界权威与业界领袖的深度协同,真正实现了理论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有机统一,为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的复合型领军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。
四、育人成效
(一)升学深造情况
实验班前七届本科学生毕业去向表现优异,深造率超85%,其中90%学生国内升学推免进入中国人民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。
出国(境)深造去向包括麻省理工学院、哈佛大学、耶鲁大学、剑桥大学、帝国理工学院、新加坡国立大学、香港大学等,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50高校留学深造的项目毕业生占国(境)外深造总人数超60%,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项目毕业生超80%。
(二)就业情况
高礼研究院前七届毕业生就业涉及海外就业、银行、券商、咨询、快消、互联网、政府、高校等多个领域。其中金融行业、互联网行业占总人数超60%。
五、选拔流程
高礼金融科技双学位实验班2025年计划招收35名优秀学生(学院、专业不限)。本年度项目继续由高瓴高礼教育发展基金支持,项目不收取学生学费。
1、招生对象
中国人民大学2024级全日制在籍本科生
注:不含苏州校区;其他年级不可报名。
2、报名要求
(1)主修专业成绩(GPA)不低于3.3;
(2)主修专业所有课程无不及格(重修及格视为及格);
(3)在校期间无违规违纪等不良表现。
3、报名方式及时间
报名方式:登录微人大进行线上报名,登录“微人大”-“本科教学一体化信息平台”-“学籍信息”-“实验班报名申请”进入“2025年高礼金融科技辅修双学位实验班”,点击红色申请按钮,按要求填写报名信息,及时保存报名信息,确认无误后提交。
报名时间:2025年3月26日-2025年4月7日10:00。
建议:电脑端登录填写,未填写完可点击“保存”保留信息,提交后不能修改。(若遇不可抗力因素,考试等相关环节延期或改期会在微人大或“高礼Fintech”公众号另行通知。)
4、笔试、面试
2025年4月中旬符合报名条件同学参加高礼研究院组织的笔试,2025年4月下旬根据笔试排名选拔部分同学进入面试。具体时间和地点待报名结束且审核通过后,通过邮件等方式通知。
5、联系方式
可关注高礼研究院金融科技辅修双学位项目公众号:“高礼Fintech”,公众号里输入“2025高礼招新咨询”,获取进群二维码。
六、选拔考试及录取
本次双学位项目选拔由学生自主报名,选拔考试采用笔试+面试形式,以下为笔试、面试范围。届时根据初试笔试成绩确定进入面试名单,请注意报名邮件通知及说明。
笔试
时间:2025年4月中旬
内容:英语、数学,Python基础知识、逻辑、案例分析等
题型:选择、填空、解答
面试
时间:2025年4月下旬
形式:无领导小组讨论
内容:社会话题、行业专题
评分标准:逻辑分析、语言表达、沟通协作、举止仪态
面试侧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、语言表达、学习潜力、自我认知和应变能力水平等综合素质,满分100分。
七、选拔结果公示
本次选拔各阶段结果采用邮件通知,并在微人大系统里同步。请各位同学在报名时务必保证邮箱填写无误,并及时关注报名咨询群内的通知消息。
附: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金融科技辅修双学位实验班培养方案
“高礼Fintech”公众号
群聊二维码过期后,请前往“高礼Fintech”公众号,
回复“2025高礼招新咨询”,获取最新进群方式